强心针是什么| amh是什么意思| 警察为什么叫蜀黍| 10月出生是什么星座| a货翡翠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有气质| dj管是什么| 蚂蚁上树什么姿势| 聚首一堂是指什么生肖| 浮世是什么意思| 静待花开的前一句是什么| 为什么打嗝不停| 女性多吃什么滋补卵巢| 全国政协常委什么级别| 食物中毒挂什么科| 眼镜轴向是什么意思| 4月20日是什么星座| 胆囊结晶是什么意思| 备注什么意思| 为什么歌曲| 小孩抽多动症吃什么药最好| 4月10日什么星座| 风疟病是什么意思| vc什么时候吃最好| 肝硬化吃什么水果好| 胡萝卜是什么科| 械字号产品是什么意思| 蚊子喜欢什么气味| 铁观音茶属于什么茶| 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 云是由什么组成的| 树上长的像灵芝的是什么| 左下腹是什么器官| 叩首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补脑子| 飞行员妻子有什么待遇| blossom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长小肉粒| 神经病和精神病有什么区别| 类风湿关节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10月16是什么星座| 鱼上浮的原因是什么| 梦到自己怀孕是什么意思| 看脑袋挂什么科| 软糯什么意思| 什么是前列腺钙化| 猴和什么属相相冲| 桃花的花语是什么| 斑马吃什么| 深耕是什么意思| 孕早期失眠是什么原因| 什么叫总胆红素| 梦见自己又结婚了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肠上皮化生| 欢是什么动物| 雾化治疗的作用是什么| 唐氏筛查临界风险是什么意思| 咳嗽吐白痰是什么病| 定亲是什么意思| 毛主席的女儿为什么姓李| modern是什么牌子| 着了过是什么词| 菩萨是什么意思| 农历5月是什么星座| 肺炎是什么症状| 2022是什么年| 什么药治高血压效果最好| 马的贵人是什么生肖| 为什么会有阴虱子| 痈肿疮疖是什么意思| 打卤面都有什么卤| 逼宫什么意思| 血压高吃什么药好| 尿少是什么原因| 参事是什么级别| 什么是理学| 一什么不什么四字成语| 共青团书记是什么级别| 屎黄色是什么颜色| 元武道是什么| 口干口臭口苦吃什么药| 忘年恋是什么意思| 反射弧是什么| 中药用什么锅熬效果最佳| 胸腺癌早期有什么症状| 火龙果什么人不能吃| 淀粉酶测定是查什么| 花仙子是什么意思| 身体皮肤痒是什么原因| 三尖瓣轻度反流说明什么| 球镜是什么意思| 小腿疼痛为什么| 外阴干裂用什么药| 向晚的意思是什么| 一月二十五号是什么星座| 怀孕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第三者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3月5日是什么星座| 从头再来什么意思| 酸奶坏了是什么味道| 球镜柱镜是什么意思| 西洋参有什么作用| 最好的补钙方法是什么| kelme是什么牌子| 梦见脱发是什么征兆| 人参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性上瘾| 什么叫引产| 胃疼吃什么药最好| 蹶是什么意思| 艺五行属性是什么| 肚子胀疼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adhd| 什么样的鲜花|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放疗有什么危害| 恩五行属什么| 梦见买碗是什么意思| 三本是什么|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冰心是什么意思| 水痘疫苗什么时候打| 干燥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去海边穿什么衣服拍照好看| 什么的积雪| 吃什么利尿消肿| 领养孩子需要什么条件| 亚甲蓝注射起什么作用| 猫三联什么时候打| 感染科主要看什么病| kailas是什么牌子| 收缩压低是什么原因| 血红蛋白偏低什么意思| 注意是什么意思| 乞巧节是什么节| 梦见抓螃蟹是什么征兆| 母亲节送婆婆什么礼物| 刮宫是什么| 过敏看什么科| 什么是透析| 晚上左眼皮跳预示什么| p53野生型是什么意思| 辅食是什么意思| 乔迁送什么水果| 狮子座和什么座最配| 全身spa是什么意思| 睛可以组什么词| guess什么意思| 早上吃什么| 西洋参吃多了有什么副作用| 援交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多囊| 末那识是什么意思| 气血不足是什么症状| 24k黄金是什么意思| 五郎属什么生肖| 跳爵士舞穿什么衣服| pre是什么的缩写|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什么| 黑白蛇是什么蛇| 豉油是什么油| 小s和黄子佼为什么分手| 三醋酯纤维是什么面料| 公募基金是什么意思| 做尿常规挂什么科| 血糖高的病人吃什么| 卡马西平是什么药| 什么叫增值税| 指甲有条纹是什么原因| 水痘可以吃什么| 一花一草一世界的下一句是什么| cc是什么牌子| 鼻炎是什么| 梦见老公出轨了是什么征兆| 脾胃虚寒吃什么药| 小孩腰疼是什么原因| 停滞是什么意思| 庶子是什么意思| 赭石色是什么颜色| cn是什么单位| 燕窝什么味道| 殉情是什么意思| 嘴角起泡用什么药膏好| 长孙是什么意思| 产物是什么意思| 04年属什么生肖| 一晚上尿五六次是什么原因| 什么原因引起高血压| 为什么英文怎么说| 早餐吃什么简单又营养| 手发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淫羊藿是什么| 什么人会得免疫性脑炎| 1983年属什么生肖| 故宫什么时候建的| 不典型鳞状细胞是什么意思| 什么食物利尿效果最好| 眼睛发炎吃什么药| 考虑是什么意思| moda是什么牌子| 血糖偏高吃什么食物好| 双向什么意思| 不想怀孕有什么办法| 才华横溢是什么生肖| 鸡腿为什么这么便宜| 什么牌子的山地车好骑又不贵| 免疫组化是什么意思| 有眼袋是什么原因| 痛经是什么感觉| 肺结核咳血是什么程度| 肽有什么作用| 小叶增生和乳腺增生有什么区别| 乳腺结节什么症状表现| 北京摇号什么时候开始的| 什么是忧郁症| 口疮反复发作什么原因| 什么是居间费| 四川有什么好大学| 牙齿松动是什么原因| 可爱是什么意思| 米氮平是什么药| 什么叫血糖| 染什么颜色| 女人梦见蛇是什么意思| 回门是什么意思| 泾渭分明是什么意思| 孕晚期高血压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尿赤是什么意思| 拉抽屉是什么现象| 1961属什么生肖| 用什么梳子梳头发最好| 中暑吃什么药见效快| 生蒜头吃了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酒后吃什么水果好| 青蛙趴有什么好处| h2o是什么| 护照和签证有什么区别| 牙疼是什么原因| 空腹喝啤酒有什么危害| 1月16日什么星座| 祭祀什么意思| 经常感冒发烧是什么原因| 肛门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肚子痛吃什么药好| 什么是星座| 主家是什么意思| 什么都想吃| 什么叫无氧运动| 百香果是什么季节的水果| 91视频是什么|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英文| 副部级是什么级别| d是什么意思| 蒙圈什么意思| 什么叫冷暴力| 早餐吃什么| 梦到自己牙齿掉了是什么意思| 燕麦是什么| 77属什么生肖| 回家心切什么意思| 颈椎病吃什么药好| 水煮鱼片用什么鱼| 什么时辰出生的人命好| 白龙马叫什么| 肚子疼喝什么药| 百度
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鸿行

东海证券

研究方向: 银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30522050001。曾就职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任东海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2年银行从业经验,5年银行业研究经验。...>>

20日
短线
14.29%
(--)
60日
中线
14.29%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常熟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6.98 -- -- 7.74 10.89%
7.74 10.89% -- 详细
事件: 常熟银行公布2025年一季报。 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1亿元( +10.04%, YoY)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84亿元( +13.81%, YoY)。季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3890.15亿元( +6.67%, YoY),不良贷款率为0.76%( -1BP, 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489.56%( -10.95PCT, QoQ)。单季度净息差为2.61%,同比下降22BPs。 对公信贷发力弥补部分信贷缺口;金融投资寻求业务发展与监管要求之间的平衡。 2025年Q1,公司资产规模增长有所放缓。从结构上来看,个贷新增规模继续明显弱于近年同期,与行业趋势相符。一方面是受居民信贷需求偏弱影响,另一方面或是由于在行业零售贷款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公司对经营贷、信用卡、消费贷等风险资产的投放较为慎重。在零售承压的背景下,公司抓住旺季窗口,继续向阻力较小的对公领域发力:一般贷款维持双位数增长,新增票据也处于高位。金融投资方面, 2024年下半年公司响应防范风险的监管要求,对规模适度控制;今年Q1新增规模明显改善,反映公司在风险防范中后期,寻求业务发展与监管要求之间的平衡。 Q2债市呈现震荡格局,长债利率风险明显降低,公司投资端受监管影响有望继续弱化。在资产端增长放缓背景下,公司相应调整揽储节奏以保持资产负债相匹配, Q1公司吸收存款规模相应回落。 息差在资产端影响下继续收窄,存款成本管控强化有望缓冲后续压力。 测算2025年Q1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行45BPs至4.47%。一方面是由于新发放贷款利率随行业继续走低; 另一方面是由于2024年下半年LPR降息重定价及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降影响显现;再者,收益率较高的个贷占比持续下降倾向于拉低整体收益率。受存款重定价高峰及主动优化负债结构影响,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明显改善,测算同比下降29BPs至2.02%。综合来看,资产端对息差的压力仍占上风,与行业趋势一致。测算单季度净息为2.61%,同比下降22BPs。 5月新一轮降息已传导至LPR及大中型银行存款端。当前中小银行面临更大的息差压力和信用风险压力,稳息差诉求更强,预计中小银行将跟随大型银行开启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常熟银行分别于2024年11月及2025年3月两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预计仍具备进一步下调的空间。随着存款重定价展开,息差压力将随行业放缓。 投资收益表现亮眼;代理贵金属与保险收入驱动手续费佣金收入快速增长。 Q1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71亿元,依然处于单季度较高水平,同比增长9.06%,好于行业水平。考虑到Q1债市以调整行情为主,公司较好投资收益一方面或受益于较好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或是由于公司选择在债市高点兑现累计浮盈比较大的长期投资账户,如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规模环比下降22亿元,或与此有关。 Q1,常熟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71亿元,同比增长495.23%,大幅超预期。 公司坚持审慎原则,计提力度较大,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025年Q1末,公司不良率为0.76%,环比下降1BP。从行业形势来看,个贷风险依然处于出清途中,此前公司关注率贷款占比与逾期贷款占比随行业上升,反映不良生成面临上升压力。公司继续保持审慎原则,加大计提力度, Q1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3%。预计公司同步对不良资保持较大的不良核销力度,不良率得以保持低位,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公司当前拨备仍然具有明显优势,后续在不良核销及业绩维稳方面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产业股东与中长期投资基金增持彰显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产业股东方面,第二大股东常熟市发展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上升0.47%至3.55%。机构投资者方面,第四大股东社保基金16042组合增持0.10%至2.82%,社保基金406组合、利安人寿新进前十大股东。 投资建议: Q1公司非息收入表现好于预期,同时,受规模放缓与息差收窄影响,利息收入低于预期。展望后市,新一轮降息落地,存贷端利率预计进一步下行,常熟银行以个人存款为主的存款结构将使得其负债端受益更明显。我们相应更新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7. 12、 122.25、 138.57亿元(原预测为115.85、 126.09、 138.57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2.38、 46.87、 52.14亿元(原预测为43.20、 47.82、52.68亿元),期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50、 10.64、 11.88元,对应5月27日收盘价的PB分别为0.82、 0.73、 0.66倍。 我们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经营性贷款质量大幅恶化; 负债成本管控效果不佳致净息差大幅收窄。
宁波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26.25 -- -- 27.43 1.14%
29.63 12.88%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95亿元(+5.63%,YoY),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74.17亿元(+5.76%,YoY)。季末,公司总资产为3.40万亿元(+17.58%,YoY),不良贷款率为0.76%(持平,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370.54%(-18.81PCT,QoQ)。Q1净息差为1.80%(-10BPs,YoY)。 对公贷款投放旺季更旺,个人贷款增长依然受制于需求端。Q1宁波银行贷款增长迅速,超出我们的乐观预期,相对行业依然保持明显优势。边际上看,贷款增速在对公业务(一般贷款+票据贴现)驱动下较2024年Q4有所提升,“旺季更旺”特点突出,反映区域经济的良好需求及公司充足的项目储备(2024年Q4对公贷款投放较克制或与此有关)。个人贷款延续弱势,总规模较2024Q4末略有下降,一方面与居民信贷需求偏弱有关;另一方面或是因为个贷准入或因风险上升而收紧。宁波银行个贷投放与对公信贷错峰进行,前者主要集中在Q2与Q3,其走势需要进一步观察。统筹来看,尽管面临零售需求、关税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但由于Q1超预期“开门红”信贷为全年夯实基础,且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可能激活潜在需求,年内信贷规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Q1宁波银行金融投资规模同样实现快速增长,与行业趋势一致,主要受政府融资驱动。 受益于区域经济与财政力度,存款保持强劲增长。Q1宁波银行存款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明显快于同期M2。除信贷派生力度较大外,存款高增长可能还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方面,客户粘性较强,良好的出口形势带动公司及小微主体现金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治理“手工补息”及同业存款定价过程中,其定价优势可能吸引部分增量;再者,去年5月以来财政力度加大,宁波银行对公为主的存款结构可能更多受益于财政资金下沉。 重定价影响下息差再度收窄,相对优势有望继续保持。测算Q1单季度息差为1.80%,环比-9BPs,同比-10BPs。资产端,测算生息率为3.67%,环比-16BPs,同比-44BPs。一方面是受2024年下半年LPR及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降之重定价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近年债市利率下行明显,投资组合中低息券种占比或提升。负债端,多轮存款降息之后存款刚性明显改善,测付息率为1.81%,环比-12BPs,同比-30BPs。值得注意的是,Q1较高的资金成本部分抵消了存款降息效果,Q2资金利率明显下降,对付息率的影响将转为正面。5月新一轮LPR与国有行存款挂牌利率同步下降,反映行业维护息差稳定的共同诉求。包括宁波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或跟随大行节奏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预计存款重定价将较大幅度缓冲资产端压力。由于客户粘性较好,我们认为公司息差较行业仍将保持相对优势。 受市场影响,中间业务收入仍承压;债牛行情中,专业投资优势凸显。由于中间业务仍受到降费让利、资本市场表现较弱等因素制约,Q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小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降幅较去年明显收窄,反映不利因素影响明显消退。后续若资本市场持续改善,公司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有望凭借传统优势释放较大弹性。受债券市场调整影响,Q1投资效益有所弱化: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明显下降,其他综合收益规模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Q2以来债券市场整体表现较好,投资效益边际上或有所改善。 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个人贷款风险普遍上升的行业背景下,不良处置保持审慎。Q1末,宁波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0.76%,环比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较2024年Q4下降3BPs至1%,或主要与公司加大不良确认有关。Q1宁波银行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47.01亿元,创单季新高,同比+45.90%;核销不良贷款30.28亿元,不良贷款核销比例为27.37%,均处于相对高位,反映公司审慎经营理念。动态来看,测算Q1单季度不良生成率(加回核销)为0.27%,处于近年高位。受不良生成规模上升影响,拨备覆盖率进一步下降。当前行业个人贷款风险普遍上升的背景下,公司确认和核销力度主要集中在零售资产,及时处置风险有利于公司在后续业务发展中保持主动地位。考虑到公司收入增长较快、拨备较厚,预计仍有能力保持资产质量指标优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鉴于:1)资产规模扩张快于预期;2)公司投资效益受市场影响较明显;3)目前中间业务收入改善较慢;4)不良确认审慎、拨备计提力度较大,我们相应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4.02、769.12、843.22亿元(原预测为706.96、773.52、859.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2.11、315.98、348.23亿元(原预测为289.37、320.71、352.88亿元)。预计2025-2027年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34.16、37.58、41.35元,对应5月21日收盘价PB为0.79、0.72、0.65倍。宁波银行客户基础较好、粘性较强,且公司专业经营能力突出,预计关税的影响或较为温和,营收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凭借营收与拨备优势,公司有能力充分应对行业零售风险上升压力,资产质量预计保持优异。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个人贷款资产质量大幅恶化;关税引发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大幅上升。
邮储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5.31 -- -- 5.54 4.33%
5.86 10.36% -- 详细
事件:邮储银行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63亿元(-0.07%,YoY),归母净利润252.46亿元(-2.62%,YoY)。季末公司总资产17.69万亿元(+8.31%,YoY),不良贷款率0.91%(+1BP,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66.13%(-20.02PCT,QoQ)。Q1净息差为1.71%,同比下降21BPs。5月20日,1年期与5年期LPR各下降10BPs至3%与3.5%。同日,邮储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协定存款、7天通知存款分别下降5、10、15BPs,2年以下定期存款下降15BPs,3年与5年定期分别下降25BPs。 对公信贷增长强劲,金融投资规模增速小幅放缓。Q1邮储银行贷款增速小幅回升,与银行业较好“开门红”信贷相符。结构方面,对公一般贷款新增规模创新高,票据贴现好于去年同期;个人贷款表现较弱,主要是由于消费和住房需求依然偏弱。金融投资规模增速从高位回落,与政府债融资力度提升有所背离,或是因为公司在Q1债市波动行情中,选择适度放缓投资力度。年内政府债券供给明显扩大,关税影响下信贷对实体支持力度有望加大,这些因素将促进公司资产规模随行业保持较快增长。Q1邮储银行存款增速小幅放缓,与行业一致,或主要反映同业存款定价自律管理的阶段性影响。 Q1息差受重定价影响较大,Q2存贷同步降息有望缓解息差压力。Q1单季息差为1.71%,环比下降10BPs,同比下降21BPs,同比降幅较2024年Q4有所扩大。资产端,测算生息率3.00%,同比下降约37BPs:一方面反映2024年下半年LPR及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调的重定价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受近年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影响,债券投资组合中低息券占比提升。负债端,测算付息率1.30%,同比降幅扩大至约20BPs,主要是由于多轮存款降息效果持续显现。受益于个人为主的存款结构,2023年以来邮储银行付息率改善幅度相对其他国有大行更明显。5月,1年与5年LPR各下降10BPS,不同期限存款挂牌利率同步下降5~25BPS,测算存贷同步降息后,息差压力趋于平缓。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优于同行,投资收益表现亮眼。Q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8.76%,明显好于上市银行及大型银行平均水平。对照2024年,推测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公司主动发力对公业务,投行、理财、托管业务延续较好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去年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在“报行合一”影响下基数较低。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仍然表现较好,同比增长18.81%,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规模驱动依然较强,另一方面或是票据业务受益于“银票+商票”“直贴+转贴”双轮驱动的策略实现快速增长。 受宏观环境影响,资产质量压力小幅上升。Q1邮储银行不良率与关注率继续小幅上升,推测依然是小额贷款与住房按揭风险上升,与薄弱主体经营压力及居民就业与收入压力上升相符。2024年初以来,银行业居民信贷信用风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由于客户基础较好且2024年“9.24”以来宏观政策力度较大,预计个贷风险可控。对公领域,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不良率持续下降,奠定稳健资产质量稳健基础,批发零售业及制造业不良率受市场环境影响上升,但不影响全局。预计整体贷款资产质量仍较为稳定。 储蓄代理降费效果体现,拨备计提保持较大力度。新储蓄代理费方案于2024年9月底落地。以2023年代理储蓄存款为基础测算,调整后综合费率下降至1.08%,较上次(2021)年下调后的费率1.29%下降16.28%,降幅大于基准13.97%(即最近三年四大行平均净利差变动比例)。受益于此,Q1管理费用下降4.57%。管理费用下降一定程度上为拨备计提腾挪空间,Q1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53.27%。 财政部战略投资及邮政集团增持彰信心。公司将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定增募集资金13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中,财政部为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认购资金约1175.80亿元。以2024年末为基础测算,定增完成后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9.56%大幅提升至11.07%。以公告日5.2元收盘价测算,预案6.32元定增较价溢价率约为19%。4月下旬以来,用于大行增资的特别国债陆续启动发行,预计定增计划随后将落地。另外,控股股东邮政集团在4月8日从二级市场增持A股股份1991.02万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比重为0.02%。早在2020年,邮政集团曾从二级市场增持8.9亿股,占当时普通股总股份的比重达到1.02%。大股东增持有望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拨备计提力度较强,邮储银行Q1归母净利润略低于预期。往后看,5月LPR与存款挂牌利率同步下降,息差压力将趋于平缓,年内业绩有望修复。我们相应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17、3748、4003亿元(原预测3600、3774、40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0、906、945亿元(原预测886、907、939亿元),对应同比+0.59%、+4.18%与+4.30%。预计2025-2027年末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7.86、8.29与8.73元,对应5月19日收盘价PB为0.67、0.64、0.61倍。基于1):存贷同步降息缓解息差压力;2)财政部战略投资夯实公司资本实力,邮政集团增持提升市场信心;3)资产质量压力可控,未来仍能实现良好经营效益;4)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小额贷款、制造业贷款质量大幅恶化;定期化加剧持续推升存款成本;贷款利率超预期下行挤压息差。
工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7.09 -- -- 7.30 0.97%
8.19 15.51%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7.74亿元(-3.22%,YoY),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841.56亿元(-3.99%,YoY)。Q1末,公司总资产为51.55万亿元(+8.29%,YoY),不良贷款率为1.33%(-1BP,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15.70%(+0.80pct,QoQ)。Q1净息差为1.33%,同比下降15BPs。政府融资驱动投资类资产增长提速;受需求影响,贷款增速边际放缓。2025年Q1,受政府融资驱动,工商银行债券投资增速继续提升。对公信贷方面,受需求放缓及隐债置换影响,一般贷款增长略弱于去年同期,带动总贷款增速小幅放缓;票据贴现明显超季节性,这一特征与2024年Q2-Q4类似,反映公司提升票据贴现力度以维持信贷平稳增长。个人信贷未能延续2024Q4的强势,新增规模低于2024年Q1,反映住房、消费、经营贷较弱需求存在粘性,但仍强于2022与2023年同期,反映稳地产、促消费政策的托底效果。银行业“开门红”信贷超预期,夯实年内信贷稳增长基础。关税压力下,信贷对实体支持力度只增不减,叠加政府融资力度仍然较大,预计工商银行资产规模有望随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存款增速继续小幅回升;关注宏观政策对存款结构的正面影响。2024年Q2,受金融“挤水分”影响,工商银行存款环比净流出,明显弱于季节性,致使存款增速回落幅度明显大于M2。2024年Q3“挤水分”影响基本消除,存款增长趋于稳定。2024年Q4存款增速明显回升,2025年Q1存款增速继续小幅回升,反映财政力度加大及存款脱媒放缓的影响。2024下半工行存款定期化程度随行业继续上升,一方面是由于同业存款定价约束加强对理财活期存款的负面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需求较弱背景下个人与企业部门资金循环仍受阻。去年“9.24”以来,积极财政、稳地产、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对存款结构影响正面,今年Q1企业活期存款已边际改善,后续关注房地产与消费回暖对存款结构影响的持续性。 负债端缓冲作用下,息差压力或趋于平缓。2025年Q1单季息差为1.33%,环比下降约6BPS,同比下降15BPs,降幅较2024年Q4明显扩大,反映重定价效果。测算生息率2.87%,环比下降19BPs,同比下降约46BPs。生息率降幅较大,一方面是因为LPR、存量住房贷款利率重定价较为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受近年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影响,债券投资组合中低息券占比提升。测算付息率为1.65%,环比下降约13BPs,同比下降约33BPs,主要是多轮存款降息重定价、治理“手工补息”及同业存款定价的重定价效果显现。展望后市,资产端而言,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及LPR下降的重定价影响将对Q2生息率仍有一点负面影响,另外,降息落地将进一步加大资产端压力。负债端,3月下旬以来资金利率持续下降有望缓冲资产端压力,如果LPR导致资产端下行压力加大,或触发新一轮存款降息。综合来看,负债端缓冲效果明显,息差压力或趋于平缓。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幅继续收窄。2025年Q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或主要是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银行卡、托管业务改善。现阶段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仍受到资管费率改革的制约,不过其影响逐步淡化。另外,当前监管层面对资本市场支持力度较大,若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具有复苏弹性。叠加全年Q2-Q3基数较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望转增。 不良率整体稳定,预计个贷压力可控。受益于良好客户基础,工行总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33%,环比下降1BP,续创近年新低。2024年银行业个贷风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反映居民收入及就业压力上升,工行与行业趋势相符。去年“9.24”以来,政策纾困力度较大,居民还贷压力减轻,叠加工行对风险的处置较为审慎,预计个贷风险可控。然而,鉴于宏观层面仍面临压力,个贷风险拐点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对公方面,预计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整体资产质量继续稳中向好。综合来看,虽个贷扰动仍存在,但在对公资产质量向好、不良处置审慎等积极因素影响下,预计整体资产质量仍能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Q1是重定价高峰,息差下降较为明显,叠加债市调整影响投资收益,单季度营收由增转降。收入承压局面下,公司适当控制管理费用与减值损失,实现归母利润降幅与收入端大致匹配。由于政策利率下降相对克制,负债端资金与存款利率缓冲效果明显,年内息差压力或趋于平缓。此外,中间业务收入因费率改革影响淡化及资本市场修复具备改善潜力。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75、8330、8802亿元(原预测为8084、8391、88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82、3724、3821亿元(原预测为3695、3767、3847亿元),对应同比+0.64%、+1.14%与+2.61%。预计2025-2027年末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10.91、11.59、12.27元,对应5月12日收盘价PB为0.66、0.62、0.58倍。基于:1)工行客户基础良好、业务多元,预计仍能在压力上升的经营环境中实现稳健经营;2)财政部对国有大行注资将提升市场对国有行信心;3)公司分红稳定、股息率较高,对保险、社保基金、被动基金等长线资金具有较强吸引力,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个人贷款质量大幅恶化;贷款利率大幅下行与定期化加剧挤压公司净息差。
工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7.11 -- -- 7.34 1.24%
8.19 15.19%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布2024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18.03亿元( -2.52%, YoY),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658.63亿元( +0.51%, YoY)。 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8.82万亿元( +9.23%, YoY),不良贷款率为1.34%( -1BP, 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14.91%( -5.39pct, QoQ)。 全年净息差为1.42%,同比下降19BPs,降幅进一步收窄。 受政府融资力度加大影响, 金融投资增长提速;受需求偏弱及隐债置换影响,对公一般贷款增长放缓。 2024年Q4总资产增速较Q3小幅提升,主要是受非信贷金融资产驱动: 一方面同业资产同比由降转增,另一方面受政府融资力度明显加大驱动, 债券投资规模继续提速。 对公信贷方面,受需求放缓及隐债置换影响, 一般贷款增长明显弱于去年同期, 带动总贷款增速小幅放缓。虽一般贷款较弱,但票据贴现同比大幅多增,这一特征与Q2、 Q3类似, 反映公司提升票据贴现力度以维持信贷平稳增长。 Q4个人信贷增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较Q2、 Q3明显改善, 一方面是由于房贷利率下降后销售端改善、提前还贷边际放缓; 另一方面是公司向阻力较小的信用卡领域发力,透支规模增长较快。 今年Q1“开门红”信贷超预期, 奠定年内信贷稳增长基础。 关税压力下信贷对实体支持力度只增不减,叠加政府融资力度仍然较大,预计工行资产规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存款增速随M2回升,反映财政发力对货币供应量的正面影响; 关注宏观政策对存款定期化的正面影响。 2024年Q2,受金融“挤水分”影响工商银行存款环比净流出,明显弱于季节性,致使存款增速回落幅度明显大于M2。 Q3“挤水分”影响基本消除,存款增长趋于稳定。 Q4存款增速随M2回升,反映财政力度加大对货币供应量的正面影响。 2024下半工行存款定期化程度随行业继续上升,一方面是由同业存款定价约束加强对理财活期存款的负面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需求较弱背景下个人与企业部门资金循环仍受阻。 去年“9.24”以来, 积极财政、稳地产、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对存款结构影响正面,今年Q1企业活期存款已边际改善,后续关注房地产与消费回暖对存款结构影响的持续性。 存款降息效果显现, 促进息差降幅持续收窄。 测算2024年Q4单季息差为1.39%, 环比下降4BPS, 同比下降5BPs, 同比降幅较Q3明显收窄。测算Q4生息率2.98%, 环比下降5BPS,同比下降约20BPs, 同比降幅较Q3收窄。生息率下降趋势延续, 一方面是因为LPR、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调影响持续,另一方面是因为受近年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影响,债券投资组合中低息券占比提升。 生息率降幅收窄主要是因为Q4重定价影响较为平缓。 测算Q4付息率为1.78%, 环比下降1BP, 同比下降约17BPs,主要是多轮存款降息、 治理“手工补息” 及同业存款定价的重定价效果显现。展望后市, 资产端, 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及LPR下降的重定价影响将于今年上半年继续显现。目前货币政策对银行息差较为友好,不过关税压力下年内降息可能性较大,或进一步加大资产端压力。负债端, 去年10月公司较大力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叠加此前多轮下调, 今年Q1存款重定价将较为明显, 有望较大程度缓冲资产端下行压力。 如果政策降息导致资产端下行压力加大,或触发新一轮存款降息。 综合来看,虽然资产端仍面临压力,但由于负债端缓冲效果明显,息差压力趋于平缓。 理财及私人银行、银行卡及托管业务修复,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幅收窄。 2024年Q4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幅明显收窄, 主要是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银行卡、托管业务明显改善。 其中,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改善一方面与保险“报行合一”低基数有关,另一方面与理财规模回升有关。银行卡手续费改善或与透支规模较快增长有关。 结算、投资银行、担保承诺业务收入明显放缓,或主要是降费及企业融资需求放缓所致。 现阶段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仍受到资管费率改革的制约。 不过, 当前监管对资本市场支持力度较大,若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具有复苏弹性。 综合影响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望弱复苏。 不良率整体稳定, 个贷压力持续,对公延续改善。 受益于良好客户基础,工行总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34%,环比下降1BP,保持近年最低水平。 前瞻性指标方面,关注率贷款占比与逾期贷款占比继续上升,主要是受个贷扰动。 2024年银行业个贷风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 反映居民收入及就业压力上升,工行与行业趋势相符。去年“9.24”以来纾困力度较大, 居民还贷压力减轻, 叠加工行对风险的处置较为审慎, 预计个贷风险可控。 然而,鉴于宏观层面仍面临压力, 个贷风险拐点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对公方面, 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不良率继续下降,批发零售业不良率有所反弹, 整体资产质量继续稳中向好。综合来看,虽个贷扰动仍存在,但在对公资产质量向好、不良处置审慎等积极因素影响下, 预计整体资产质量仍能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24年Q4息差降幅明显收窄,利息收入好于预期。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结构分化, 整体表现弱于预期。 今年以来,债市表现较弱,或对投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我们相应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84、 8391、 8842亿元( 2025-2026年原预测为8127、 86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95、 3767、 3847亿元( 2025-2026年原预测为3660、 3727亿元),对应同比0.98%、 1.97%与2.12%。预计2025-2027年末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10.90、 11.58、 12.27元,对应4月24日收盘价PB为0.66、0.63、 0.59倍。 基于: 1) 工行客户基础良好、业务多元,预计仍能在压力上升的经营环境中实现稳健经营; 2) 财政部对国有大行注资将提升市场对国有行信心; 3) 公司分红稳定、股息率较高, 对保险、养老金、 被动基金等资金具有较强吸引力,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个人贷款质量大幅恶化;贷款利率大幅下行与定期化加剧挤压公司净息差。
邮储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5.11 -- -- 5.40 5.68%
5.86 14.68%
详细
事件:邮储银行公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7.75亿元(+1.83%,YoY),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0.24%,YoY)。12月末,公司总资产17.08万亿元(+8.64%,YoY),不良贷款率0.90%(+4BPs,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86.15%(-15.73PCT,QoQ)。全年净息差为1.87%,同比下降14BPs。公司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公司控股股东邮政集团于4月8日从二级市场竞价增持公司股份。 2024年Q4信贷增速边际放缓;债牛行情下,债券投资力度顺势加大。受需求较弱影响,信贷增速继续随行业小幅放缓,其中信用卡、小额贷放缓较为明显。横向比较而言,公司信贷增长较国有大行平均水平仍保持相对优势。金融投资方面,公司抓住Q4债券牛市机会加大配置力度,债券投资规模增速较Q3明显提升。今年政府债券供给明显扩大,关税升级后信贷对实体支持力度有望加大,这些因素将支持公司资产规模随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受存款定价自律加强,理财收益吸引力增强等因素影响,Q4邮储银行存款增速进一步放缓。 存款成本优势保持,息差降幅进一步收窄。测算Q4单季息差1.81%,环比下降4BPs,同比下降8.52BP,降幅较Q3收窄。资产端,测算生息率3.14%,同比降幅仍较大,约28BPs:一方面体现LPR、存量住房贷款利率重定价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受近年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影响,债券投资组合中低息券占比提升。负债端,测算付息率1.37%,同比降幅扩大至约17BPs,主要是由于多轮存款降息效果持续显现。受益于个人为主的存款结构,2023年以来邮储银行付息率改善幅度相对其他国有大行更明显。年内来看,资产端,现阶段新发放贷款利率较为稳定,与政策利率走势较为一致,后续若关税影响触发降息,资产端或面临下行压力。负债端,前几轮存款降息效果仍将在年内持续释放,去年以来存贷端利率调整同步性加强,若资产端压力加大,存款利率有望随之下行。现有利率条件下,测算负债端改善有望缓冲资产端下行压力,息差降幅有望继续收窄。 对公、理财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投资收益表现亮眼。Q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实现小幅增长。结构上,投行、理财、托管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弥补代理保险、银行卡、结算业务缺口。受益于债券牛市及投资规模加大,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改善。 受宏观环境影响,资产质量压力小幅上升。Q4邮储银行不良率与关注率继续小幅上升,主要是个人小额贷款与住房按揭风险随行业上升,与薄弱市场主体经营压力及居民就业与收入压力上升相符。2024年初以来,银行业居民信贷信用风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由于客户基础较好且2024年“9.24”以来宏观政策力度较大,预计个贷风险可控。对公领域,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不良率持续下降,奠定稳健资产质量稳健基础,批发零售业及制造业不良率受市场环境影响上升,但不影响全局。预计公司贷款资产质量仍较为稳定。逾期贷款占比上升势头趋于平缓,对资产质量前景具有积极意义,后续关注持续性。 储蓄代理降费效果体现,信用风险应对空间与业绩弹性如期释放。新储蓄代理费方案于2024年9月底落地。以2023年代理储蓄存款为基础测算,调整后综合费率下降至1.08%,较上次(2021)年下调后的费率1.29%下降16.28%,降幅大于基准13.97%(即最近三年四大行平均净利差变动比例)。新方案于2024下半年追溯实施,带动Q4单季管理费用同比下降0.45%。受益于此,信用风险应对空间与业绩弹性如期释放:Q4计提减值损失同增长89.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43%。 财政部战略投资及邮政集团增持彰信心。公司将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定增募集资金13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中,财政部为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认购资金约1175.80亿元。以2024年末为基础测算,定增完成后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9.56%大幅提升至11.07%。以公告日5.2元收盘价测算,预案6.32元定增较价溢价率约为22%。另外,控股股东邮政集团在4月8日从二级市场增持A股股份1991.02万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比重为0.02%。早在2020年,邮政集团曾从二级市场增持8.9亿股,占当时普通股总股份的比重达到1.0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4年Q4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明显好于预期,管理费用下降比预期温和。另外,目前来看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改善进度较慢。基于以上理由,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00、3774、4019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3571、38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6、907、939亿元(2025-2016年原预测906、939亿元),对应同比+2.44%、+2.42%与+3.47%。预计2025-2027年末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8.22、8.65与9.09元,对应4月15日收盘价PB为0.63、0.60、0.57倍。行业层面,宏观政策空间较大,有望促进银行业经营环境改善,缓解银行业息差与信用风险压力。公司层面,财政部战略投资及邮政集团增持夯实公司资本实力,预计资产质量压力可控,未来仍能实现良好经营效益。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个人小额贷款、制造业贷款质量大幅恶化;定期化加剧推升存款成本。
常熟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6.08 -- -- 7.63 10.58%
7.74 27.30%
详细
事件:常熟银行公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109.09亿元(+10.53%,YoY)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13亿元(+16.20%,YoY)。Q4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3665.82亿元(+9.61%,YoY),不良贷款率为0.77%(持平,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500.51%(-27.89PCT,QoQ)。全年净息差为2.71%,同比下降15BPs。 受需求端影响,个贷增长延续偏弱态势;存款增长延续较强惯性。2024年Q4个贷新增规模明显弱于近年同期,与行业趋势相符。一方面是受居民信贷需求偏弱影响,另一方面或是由于在行业零售贷款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公司对经营贷、信用卡、消费贷等风险资产的投放较为慎重。对公方面,一般贷款维持较快增长弥补信贷缺口,新增票据贴现明显回落。 由于常熟银行存款端以个人为主,规模受同业存款定价自律的负面影响微弱:Q4公司吸收存款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明显快于同期M2。 息差在资产端影响下继续收窄,存款成本管控强化有望缓解压力。2024年Q4生息资产收益率继续下行:一方面是由于新发放贷款利率随行业继续走低;另一方面是由于LPR重定价及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降影响显现。受存款重定价及主动优化负债结构影响,负债端付息率稳中有降。综合来看,Q4资产端对息差的压力仍占上风,与行业趋势一致,测算单季度净息差进一步下降至2.59%(VS.Q3的2.67%)。公司继续加强存款成本管控,分别于2024年11月及2025年3月两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有望缓冲贷款收益率下行压力。 受债券牛市驱动,投资收益表现亮眼。Q4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7亿元(VS去年同期1.49亿元),对单季营业收入的拉动较为明显。公司投资收益主要源于债券牛市带来的价差变动,投资类资产规模增速顺应监管引导明显放缓。 总体资产质量稳定,前瞻性指标释放风险放缓信号。 2024年Q4末,公司不良率为0.77%,较Q3末持平。其中零售贷款和对公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94%与0.65%,分别较Q2末上升3BPs与下降1BP。 分行业来看,信用卡贷款、个人经营贷、批发零售业贷款风险继续释放,不良率均较Q2末不同程度上升,反映宏观环境影响下市场薄弱主体财务压力较大。其中,信用卡不良率上升较为明显,一方面与新生成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与分母端规模压降有关。制造业、建筑业和租赁服务业、公用事业、房地产等行业不良率保持低位稳定,体现本地实体良好韧性。 分地域来看,常熟当地资产质量低位稳定,不良率环较Q2末下降4BPs至0.61%;省内其他地区不良率较Q2末继续上升6BPs至0.79%;省外村镇银行不良率较Q2末下降8BPS至1.09%。鉴于贷款规模并未大幅增长,后者下降可能与公司加大不良清收与核销力度有关。 前瞻性指标方面,关注类贷款占比较Q3末下降3BPs至1.49%,逾期贷款占比较Q2末下降11BPs至1.43%。此前,受宏观环境影响,公司关注率与逾期率连续上升。银行业零售贷款不良压力普遍上升背景下,公司及时调整思路,量价策略向防控风险倾斜。2024年Q4关注类贷款占比为2023年Q1以来首次下降,逾期贷款占比为2023年下半年以来首次下降。 前瞻性指标边际改善释放风险放缓信号,后续关注改善持续性。 不良确认与核销力度明显加大体现公司审慎经营理念。2024下半年,公司核销力度明显加大,共核销不良贷款17.40亿元(VS.2023下半年9.68亿元),测算不良贷款核销比例明显上升至95.46%。测算下半年不良贷款生成率(加回核销)较上半年上升13BPS至0.74%,超过2020年下半年时的高点。受核销力度加大影响,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进一步下降至500.51%。公司当前拨备仍然具有明显优势,后续业绩维稳仍有较大的发挥余地。 投资建议:2024年Q4,公司不良确认与处置力度较大,且11月以来两次下降存款挂牌利率,我们相应更新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5.85、126.09、138.57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为114.87、127.32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3.20、47.82、52.68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为42.34、47.64亿元),期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0.65、11.92、13.32元,对应4月8日收盘价的PB分别为0.65、0.58、0.52倍。 行业层面,1)地方债务化解、房地产支持政策力度大缓解重点领域风险;2)存贷利率同步性提升,息差压力放缓,以上因素利于板块估值修复。公司层面:1)小微零售市场空间广阔,区位优势与“技术+配套”综合优势有望持续驱动公司成长;2)居民定期存款占比高,且成本管控力度大,有望从中受益更多;3)公司拨备基础厚实,盈利水平有望保持韧性。基于以上理由,我们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小微贷款质量大幅恶化;负债成本管控效果不佳致净息差大幅收窄。
邮储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5.14 -- -- 5.40 2.27%
5.62 9.34%
详细
事件:邮储银行公布2024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3.49亿元(+0.09%,YoY),归母净利润758.18亿元(+0.22%,YoY)。9月末,公司总资产16.75万亿元(+9.34%,YoY),不良贷款率0.86%(+2BPs,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301.88%(-23.73PCT,QoQ)。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85%,同比下降20BPs。 信贷与投资增速边际放缓,同业资产带动总资产增速小幅回升。信贷方面,Q3受需求放缓影响,企业一般贷款、个人贷款同比继续少增(图1所示),增速继续小幅放缓。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信贷增长较国有大行平均水平仍保持相对优势。票据贴现同比继续多增,与其他国有大行趋势一致,体现需求偏弱背景下公司主动加大收票力度以保持信贷平稳。金融投资方面,或受9月下旬债市波动与投资策略调整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小幅收缩带动金融投资增速小幅放缓。虽信贷及金融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但总资产规模增速较Q2小幅提升,主要由同业资产驱动。展望后市,随着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政府债券供给及实体信贷有望扩大;公司按揭占比较高,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降后,提前还款明显减少对个贷提振效果或更明显。以上积极因素影响下,信贷及金融投资增长压力或将缓解。 受市场影响,存款增速边际放缓。个人存款方面,或受存款降息、债市表现较好等因素影响,理财、债基及中小银行对大行存款产生分流效应,Q3邮储银行个人存款增速有所放缓(图2所示)。公司存款方面,邮储银行较小的包袱(公司存款占比只有约11%)使其能够快速优化策略承接部分受“挤水分”影响的他行存款,驱动Q2对公存款增速逆势上升,Q3以来“挤水分”影响基本消除,揽储回归正常节奏(图3所示),增速随之放缓。 存款成本优势保持,息差降幅收窄。测算Q3单季息差1.85%,环比下降5BPs,同比下降14BPs(图4所示),降幅较Q2收窄。资产端,测算生息率3.25%,同比降幅仍较大,约24BPs:一方面体现LPR、存量住房贷款利率重定价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受近年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影响,债券投资组合中低息券占比提升。负债端,测算付息率1.43%,同比降幅扩大至约11BPs,主要是多轮存款降息效果持续体现。受益于个人为主的存款结构,2023年以来邮储银行付息率改善幅度相对其他国有大行更明显。展望后市,贷款端,随着一揽子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需求端对生息率下行压力或缓解,预计后续贷款端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10月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及LPR下调后的重定价过程;投资端,随着财政力度加大,生息率下行压力有望缓解。负债端,10月邮储银行随其他大行实施近年单次力度最大存款降息,今年Q3至明年Q1存款降息效果仍将持续释放。综合来看,负债端改善有望较大程度缓冲资产端下行压力(图5所示),息差降幅有望明显收窄。 手续费佣金收入降幅明显收窄,投资收益从高位下降。Q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由降转增长,或主要是因为“报行合一”影响淡化,代理保险业务收入降幅明显收窄。或受9月债市波动及投资策略调整影响,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由增转降。 受宏观环境影响,资产质量压力小幅上升。Q3邮储银行不良率与关注率继续小幅上升(图7所示),预计主要是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随行业上升(图8所示),体现薄弱市场主体经营压力上升。今年以来居民领域风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但由于客户基础较好且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政策力度较大,预计个贷风险可控。对公领域,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不良率下降(图9所示)奠定稳健资产质量稳健基础,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受市场环境影响上升不影响全局,预计公司贷款资产质量仍较为稳定。 储蓄代理降费效果体现,信用风险应对空间与业绩弹性如期释放。新储蓄代理费方案于9月底落地。以2023年代理储蓄存款为基础测算,调整后综合费率下降至1.08%(图10所示),较上次(2021)年下调后的费率1.29%下降16.28%,降幅大于基准13.97%(即最近三年四大行平均净利差变动比例)。新方案于2024下半年追溯实施,故Q3储蓄代理降费效果应较为明显,带动单季管理费用同比由增转降4.17%(同比下降约22亿元)。受益于此,信用风险应对空间与业绩弹性如期释放:Q3计提减值损失同比由降转增53.54%(同比增长约1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由降转增3.50%(同比增长约9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市场影响,Q3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低于预期。同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利息收入、储蓄代理费调整效果略好于预期。我们据此更新盈利预测模型。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60、3571、3839亿元(原预测3477、3625、38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9、906、939亿元(原预测878、918、951亿元),对应同比+0.70%、+4.31%与3.61%。预计2024-2026年末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8.60、9.13与9.68元,对应11月4日收盘价PB为0.62、0.58、0.55倍。行业层面,一揽子政策有望改善银行业经营环境,息差与信用风险压力有望缓解。公司层面,邮储银行客户基础良好,个贷风险可控,预计仍能实现稳健经营。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个人贷款质量大幅恶化;贷款利率大幅下行;定期化加剧推升存款成本。
工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5.91 -- -- 6.24 3.31%
6.89 16.58%
详细
事件: 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64.22亿元( -3.82%, YoY),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690.25亿元( +0.13%, YoY)。 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48.36万亿元( +8.71%,YoY),不良贷款率1.35%( 持平, 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20.30%( +1.87pct,QoQ)。 上半年净息差为1.43%,同比下降24bp,降幅较上半年收窄。 受需求偏弱及淡化规模导向影响,一般贷款投放明显放缓。 Q3末,工行总资产同比增长8.71%至48.36万亿元。边际上看,增速较Q2小幅提升(图1所示) , 主要是受非信贷金融资产驱动: 一方面同业资产降幅明显收窄,另一方面受财政发力影响债券投资延续较快增长。 信贷方面, 受需求放缓影响,对公与个人一般贷款继续明显少增(图2所示) ,贷款增速因此进一步放缓。 虽一般贷款大幅少增,但票据贴现同比大幅多增,这一特征与Q2类似,体现需求偏弱背景下公司加大收票力度以维持信贷平稳增长。 9月下旬以来,化债、房地产政策超预期,信贷需求及债券供给有望扩大, 工行资产增速下行压力或缓解。 “挤水分”影响淡化,存款增长趋于平稳。 主要受金融数据“挤水分”影响, 今年Q2存款环比净流出,明显弱于季节性, 致使存款增速回落幅度明显大于M2(图3所示) 。 Q3以来,“挤水分” 影响基本消除,存款增长趋于稳定。上半年工行存款定期化程度随行业上升( 图4所示) , 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活期存款受“挤水分”负面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需求较弱背景下个人与企业部门资金循环仍受阻。 “9.24”以来,宏观政策加码,效果逐步显现,认为后续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与消费回暖将缓解存款定期化压力。 存款降息效果明显体现, 付息率改善促进单季息差小幅回升。测算Q3工行单季息差1.43%,同比下降15BPs(图5所示),降幅较Q2明显收窄, 环比则提升5BPs。测算Q3生息率3.03%,同比下降约31bp,降幅与Q2持平, 一方面是因为LPR、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调影响持续,另一方面是因为受近年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影响, 债券投资组合中低息券占比提升。 负债端, 测算Q3付息率1.79%, 同比下降约20BPs,主要是多轮存款降息及治理“手工补息” 重定价效果体现。 展望后市,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及LPR下降对明年生息率形成较大压力, 同时, 明年Q1存款降息效果将较为明显, 将较大程度缓冲资产端下行压力, 综合来看, 现有条件下,明年息差仍面临惯性下行压力,但降幅有望收窄。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受市场因素继续明显下降。 Q3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仍较为明显, 预计仍主要是受降费政策、资本市场表现较弱、居民消费放缓等因素影响,财富管理、 资产管理、担保承诺、银行卡等业务对手续费拖累仍较大( 图6所示) 。 “9.24”以来政策转向,资本市场向好,对财富管理手续费影响正面。 同时, 降费影响淡化, Q4保险代销业务手续费降幅有望大幅收窄。 基于以上, 认为Q4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幅将明显收窄。 不良率稳定,拨备覆盖率小幅上升。 受益于良好客户基础,工行总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Q3末不良贷款率为1.35%, 环比持平, 保持近年最低水平(图7所示)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20.30%,环比+1.87PCT。 上半年居民领域风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图8所示) , 近期政策不断加码对居民收入影响正面, 预计个贷风险可控。 鉴于上半年制造业、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等不良集中行业不良率均下降(图9所示) , 预计对公贷款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综合来看, 虽个贷扰动仍存在,但在宏观政策加码、 对公资产质量向好、不良处置审慎等积极因素作用下, 预计工行整体资产质量仍能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Q3付息率带动息差改善,我们小幅上调2024年收入目标。 同时,预计10月LPR、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及存款利率对明年息差综合影响偏负面, 我们据此小幅下调明年收入目标。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83、 8127、 8615亿元(原预测为8160、 8257、 881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48、 3660、 3727亿元(原预测为3609、3656、 3802亿元) ,对应同比0.21%、 0.35%与1.83%。 预计2024-2026年末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10.08、 10.73与11.40元,对应10月31日收盘价PB为0.60、 0.56、 0.53倍。 由于工行客户基础良好、 业务多元,预计仍能在压力上升的经营环境中实现稳健经营,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零售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贷款利率大幅下行; 定期化加剧推升存款成本。
宁波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26.19 -- -- 27.10 3.47%
27.10 3.47%
详细
事件: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53亿元(+7.45%,YoY),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07.07亿元(+7.02%,YoY)。9月末,公司总资产为3.07万亿元(+14.88%,YoY),不良贷款率0.76%(持平,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404.80%(-15.75PCT,QoQ)。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净息差为1.85%,同比下降4BPs。 对公贷款投放强于季节性,个人贷款较前两季改善。Q3宁波银行贷款保持强劲增长,相对行业优势依然明显。结构上来看(图1所示),对公贷款同比继续明显多增(行业同期少增)体现较强区域需求及自身主动发力;票据贴现明显少增,或是因为一般贷款投放较好情况下,冲量动机较弱。个人贷款延续少增,与行业趋势相符,主要是三方面原因:一方面,去年同期投放较多个人经营性贷款及消费类贷款,今年到期量较大;另一方面,居民各类信贷需求偏弱;再者,公司个贷准入或因行业个贷信用风险上升而收紧。边际上,Q3新增个人贷款较前两季度明显改善,或主要是公司抓住旺季(近年投放节奏显示Q3一般为个人贷款投放旺季)窗口期,响应促消费、稳地产、支持薄弱环节等监管导向加大投放力度。公司所处区域产业扎实,在本地市场竞争力较强,预计信贷增速仍将保持相对优势。 存款延续较快增长。在Q2超季节逆势而上基础上,Q3公司吸收存款仍保持较快增长(图2所示),明显快于同期M2。一方面或是持续受益于本地良好的出口形势,另一方面或是治理“手工补息”过程中受益于其定价优势。公司前三季度存款实现快速增长,为全年奠定基础,预计Q4仍能较同行保持较大的相对优势。 生息率延续下行,受益于付息率基数,净息差降幅明显收窄。受益于低基数,Q3息差同比降幅明显收窄。测算Q3单季度息差1.81%,同比持平。资产端,生息率下降依然较为明显,测算Q3生息率3.87%,同比下降约29BPs。一方面由于新增贷款结构分化(收益较高的零售贷款占比下降)且新发放贷款利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由于债券重定价效应明显(去年至今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明显,投资组合中低息券种占比或提升)。负债端,多轮存款降息之后存款刚性明显改善,测算Q3付息率为2.01%,环比改善1BP,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同比则明显下降16BPs,对息差降幅收窄有较大贡献。现阶段零售需求较弱、LPR及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降等因素仍对生息率形成压力,但重定价放缓及宏观政策加码等有利因素作用下,下行压力有望放缓。负债端来看,10月下旬公司随大行实施新一轮较大力度存款降息,公司揽储节奏指向付息率将在今年Q4至明年上半年明显改善。 受市场影响,中间业务收入仍承压。Q3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降幅依然较为明显,预计仍受降费让利政策、资本市场表现较弱等因素制约。考虑Q4基数较低,以及“9.24”新政以来宏观持续加码促进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中收降幅有望明显收窄。 投资收益受市场影响明显回落。“9.24”新政以来债市明显回调,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高位明显回落。然而,其他综合收益仍保持强劲增长(图3所示)指向其他债权投资(FVOIC)业绩仍突出。若后续兑现为投资收益将对当期损益形成较大驱动。 关注率继续小幅上升,不良处置保持较大力度。Q3关注类贷款占比较Q2末上升6BPs至1.08%(图4所示),与行业趋势相符,体现宏观层面压力。预计关注率主要是经营类、消费类零售客群扰动,与行业趋势相符,体现居民就业及收入压力;预计对公资产质量低位稳定,体现本地实体良好韧性。动态来看,测算前三季度不良生成率(加回核销,年化)为1.14%,处于近年较高位,但较上半年放缓。不良处置方面,Q3核销额同比+73.67%,收回已核销贷款同比+65.17%。因核销力度较大而计提边际放缓,拨备覆盖率进一步下降。 当前行业零售资产风险上升较为普遍,后续信用成本或仍面临压力。考虑到公司收入增长较快、拨备较厚,预计仍有能力保持资产质量指标优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市场影响,Q3公司投资收益与手续费佣金收入承压。此外,10月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存款挂牌利率与LPR调整对息差综合影响偏负面,我们相应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2.24、718.18、795.92亿元(原预测为680.42、742.52、832.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15、296.93、319.49亿元(原预测为270.45、295.38、338.31亿元)。预计2024-2026年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30.24、33.59与37.19元,对应10月29日收盘价PB为0.87、0.78、0.71倍。宁波银行区域经济扎实、专业经营能力突出,营收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凭借营收与拨备优势,公司有能力充分应对行业零售风险上升压力。行业层面,化债力度加大、房地产支持政策加码明显缓解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基于以上理由,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零售资产质量大幅恶化;净息差大幅收窄导致收入失速。
常熟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7.22 -- -- 7.76 7.48%
7.85 8.73%
详细
事件:常熟银行公布2024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70亿元(+11.30%,YoY)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76亿元(+18.17%,YoY)。6月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3627.43亿元(+10.44%,YoY),不良贷款率为0.77%(+1BP,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528.40%(-10.41PCT,QoQ)。前三季度公司净息差为2.75%,同比下降20BPs。 受需求端影响,Q3个贷规模增长偏弱、票据偏强;存款规模延续较强惯性。Q3个贷新增规模明显弱于近年同期(图1所示),连续两个季度偏弱,符合行业趋势。主要受需求端制约:一方面是由于信用卡与住房贷款需求弱势延续,另一方面或是小微需求放缓,其中常熟以外地区受影响较大。此外,相对于上半年较强增长势头,Q3对公一般信贷增长亦随行业放缓。票据贴现则偏强,弥补部分一般信贷缺口。Q3常熟银行吸收存款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图2所示),明显好于同期M2,彰显其个人存款为主的存款结构受行业“挤水分”的影响较小。期限结构来看,Q3定期化压力略缓解,活期存款占比小幅提升(图3所示)。 资产端压力持续,息差延续收窄。Q3公司息差仍面临资产端压力:一方面是由于Q3行业新发放贷款利率继续走低,公司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前三次LPR下降重定价影响继续释放。测算单季净息差为2.67%(图4所示),环比下降8BPs(VS前值8BPs),同比下降18BPs(VS前值23BPs)。资产端,测算Q3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77%,同比下降10BPs(VS前值28BPs)。负债端,测算Q3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2.28%,同比上升约4BPs(VS前值-10BPs),资负端降幅均收窄,主要是年内重定价高峰已过,影响明显放缓。 投资收益从高位放缓。上半年常熟银行投资收益增长强劲,占营业收入比重明显提升。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力度明显强于去年同期;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较好把握债市机会取得一定超额收益。Q3投资收益从高位明显回落,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22亿元(VS去年同期4.98亿元),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9.24”政策以来债市明显走弱,另一方面或是因为公司顺应监管收缩投资规模。 整体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关注部分客群信用风险扰动。Q3末,公司整体资产质量保持优异,不良率为0.77%,较Q2末小幅上升1BP。前瞻性指标方面,关注类贷款占比较Q1末上升16BPs至1.52%(图6所示)。公司关注率上升与行业趋势相符,体现宏观层面压力,上升幅度大于行业则与公司小微战略定位有关。从细分行业来看,信用卡贷款、个人经营贷、消费贷、批发零售业贷款不同程度上升,反映当前环境下市场薄弱主体财务压力上升;制造业、建筑业和租赁服务业、公用事业、房地产等行业不良率保持低位稳定,体现本地实体良好韧性。地域上来看,常熟当地资产质量低位稳定,异地村镇银行不良压力有所上升。 投资建议:Q3公司资产规模增长明显放缓,我们相应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8.59、114.87、127.32亿元(原预测为107.79、116.54、130.85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8.40、42.34、47.64亿元(原预测为38.87、44.43、51.15亿元),期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39、10.52、11.78元,对应10月24日7.17元收盘价的PB分别为0.76、0.68、0.61倍。行业层面,1)隐性债务化解、房地产支持政策力度大缓解重点领域风险;2)LPR与国有行存款挂牌利率年内第二次同步下降,息差压力缓解,以上因素利于板块估值修复。公司层面:1)小微零售市场空间广阔,区位优势与“技术+配套”综合优势有望持续驱动公司成长;2)居民定期存款占比高,有望从存款降息中受益更多;3)公司整体资产质量保持优异、拨备计提充分,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小微贷款质量大幅恶化;贷款利率大幅下降致净息差大幅收窄。
邮储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4.51 -- -- 5.83 29.27%
5.83 29.27%
详细
事件:邮储银行公布2024上半年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7.89亿元(-0.11%,YoY),归母净利润488.15亿元(-1.51%,YoY)。6月末,公司总资产16.41万亿元(+8.53%,YoY),不良贷款率0.84%(持平,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325.61%(-1.26pct,QoQ)。上半年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17bp,降幅环比持平。 受需求偏弱及淡化规模导向影响,一般贷款投放明显放缓。Q2末,邮储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8.53%至16.41万亿元,增速较Q1末明显放缓。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需求放缓及淡化规模影响,Q2企业一般贷款、个人贷款同比明显少增(图1所示);另一方面,Q2买入返售资产下降较多,对总资产拖累较为明显。虽一般贷款大幅少增,但Q1票据贴现同比大幅多增,与其他国有银行趋势一致,体现需求偏弱背景下公司主动加大收票力度以保持信贷平稳。值得注意的是,在需求放缓趋势下,公司个贷投放依然对其他大行保持相对优势,Q2公司按揭贷款净增超过200亿元,是国有银行中唯一正增长的银行。7月以来需求依然偏弱、淡化规模导向延续,年内贷款增速或进一步小幅放缓。 公司存款增长强于季节性,定期化程度随行业上升。受治理“手工补息”影响,Q2其他国有行公司存款增长明显弱于季节性。邮储银行公司存款则明显强于季节性(图2所示),带动总存款增速逆势提升。或主要是因为邮储银行较小的包袱(公司存款占比只有约11%)使其能够顺势优化策略承接部分受影响存款。Q3以来,金融挤水分影响基本消除,预计公司存款增速将回归正常节奏。结构上看,上半年邮储银行存款定期化程度随行业上升(图3所示),反映居民需求较弱背景下个人与企业部门资金循环仍受阻。在居民需求改善之前,定期化趋势或仍持续,后续关注促消费政策力度及效果。 资产生息率下行仍较为明显,存款降息效果体现。测算Q2单季度净息差1.90%,同比下降17bp(图4所示),降幅与Q1持平。资产端,测算生息率3.31%,同比下降约22bp,一方面体现LPR下降、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调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受近年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影响,债券投资组合中低息券占比提升。边际来看,Q2生息率降幅较Q1小幅收窄。负债端,测算付息率1.47%,同比继续下降约6bp,主要是多轮存款降息效果持续体现。与其他国有行相比,受益于个人为主的存款结构,2023年以来邮储银行付息率下降效果更明显。现阶段需求较弱仍对生息率形成一定压力,但考虑下半年重定价节奏放缓,生息率下行压力或缓解。同时,公司揽储节奏指向今年Q3至明年Q1存款降息效果仍将持续释放。综合来看,当前条件下存款付息率改善有望较大程度覆盖资产端下行压力(图5所示)。后续存款定期化或抵消部分存款降息效果,此外,若存量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生息率或受到较大负面影响。认为当前行业息差过低,当压力加大时存款降息或会跟进。 中间业务收入受政策因素下降,下半年降幅或明显收窄。受“报行合一”政策影响,上半年邮储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收入明显减少,对手续费佣金收入拖累较为明显(图6所示)。受居民消费放缓等因素影响,银行卡同比也有所下降。结算手续费同比基本持平。理财业务、投资银行、其他业务手续费实现较快增长,主要是理财规模、综合金融业务、贸易融资、供应链等数智化产品、表外票证函、供应链融资业务带动。下半年基数较低,年内宏观政策发力或促进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代理业务收入降幅或明显收窄。 个贷信用风险随行业上升,对公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受宏观环境影响,上半年邮储银行信用风险压力随行业上升:前瞻性指标来看,关注类与逾期率有所上升(图7所示);动态来 看,不良生成率(加回核销,年化)上升至近年较高位0.36%。由于不良确认与处置审慎,Q2邮储银行不良率与拨备覆盖率保持稳定。个贷领域,经营性贷款不良率随行业上升(图8所示),体现薄弱市场主体经营压力上升;住房贷款、消费贷款与信用卡贷款不良率稳定或下降,较行业保持相对优势。当前居民领域风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但由于集中度极低且客户基础较好,预计邮储银行个贷风险可控。对公领域,整体资产质量稳定,不良较为集中的行业中,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不良率均下降(图9所示),批发零售业不良率受市场环境影响上升。虽个贷扰动仍存在,但由于对公资产质量向好、不良认定与处置保持审慎,预计邮储银行整体资产质量指标仍能保持稳定。 储蓄代理费将与营收增速挂钩,有望对下半年利润带来积极影响。虽然邮储银行营收表现在大行中保持优势,但在现有代理机制下,银行储蓄代理费与营收同步性较弱(上半年前者增速明显快于后者,图10所示),导致总费用对利润拖累大于同行。今年储蓄代理费被动调整机制触发以来,邮银双方成立专班制定方案。储蓄代理费原则上不高于银行营收增速,目前邮银双方就储蓄代理费调整方案已经达成一致。公司预计将在9月底公布具体调整方案,待股东大会通过后,从下半年追溯执行,将对利润带来积极影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Q2贷款增速放缓较为明显,资产生息率与代销业务收入继续承压,储蓄代理费刚性较强,我们相应下调全年收入目标。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66、3585、3845亿元(原预测为3543、3762、39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7、882、928亿元(原预测为876、906、929亿元),对应同比-0.61%、2.83%与5.24%。预计2024-2026年末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8.61、9.34与10.11元,对应9月11日收盘价PB为0.52、0.48、0.45倍。由于邮储银行客户基础良好、业务分散,预计仍能在压力上升的经营环境中实现稳健经营,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个贷质量大幅恶化;贷款利率大幅下行;定期化加剧推升存款成本。
工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5.70 -- -- 6.66 16.84%
6.66 16.84%
详细
事件: 工商银行公布2024上半年报告。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04.99亿元(-6.03%,YoY),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704.67亿元(-1.89%, YoY)。 6月末,公司总资产为47.12万亿元(+7.89%, YoY),不良贷款率1.35%(-1bp, 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18.43%(+2.12pct, QoQ)。 上半年净息差为1.43%,同比下降29bp。 受需求偏弱及淡化规模导向影响,一般贷款投放明显放缓。 Q2末,工行总资产同比增长7.89%至47.12万亿元,增速较Q1末明显放缓(图1所示),相对行业领先优势明显收敛。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需求放缓及淡化规模影响, Q2包括工行在内的各大型银行信贷进一步明显放缓,Q2工行对公一般贷款大幅少增,个人贷款规模净减少(图2所示); 另一方面, Q1买入返售资产超季节表现对规模增长贡献较大, Q2该因素影响消除。 Q2虽一般贷款大幅少增,但票据贴现同比大幅多增(VS Q1信贷投放压力不大,票据贴现同比多减),体现需求偏弱背景下公司主动加大收票力度以保持信贷平稳。 7月以来需求依然偏弱、淡化规模导向延续, 年内工行贷款增速或进一步小幅放缓。 受“挤水分”影响,存款增速明显下降。往年经验来看,公司全年揽储主要集中在Q1与Q2,虽然Q2揽储力度放缓,但环比仍会实现增长。 今年Q2存款环比则是净流出, 致存款增速回落幅度明显大于M2(图3所示)。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存款派生随信贷放缓,另一方面是因为工行为首的大行在金融挤水分中受冲击更大。 Q3以来,挤水分影响基本消除,预计公司存款增速将温和修复。 结构上(图4所示)来看, 上半年工行个人存款定期化程度随行业上升,反映居民需求较弱背景下个人与企业部门资金循环仍受阻。 在居民需求改善之前,定期化趋势或仍持续,后续关注促消费政策力度及效果。 资产生息率下行仍较为明显, 存款降息效果体现。 测算Q2工行单季度净息差1.38%,同比下降29bp(图5所示),降幅与Q1持平。 测算Q2生息率3.13%, 同比下降约31bp, 一方面是因为LPR下降、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调影响持续,另一方面是因为受近年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影响, 债券投资组合中低息券占比提升。 边际来看, Q2生息率降幅较Q1扩大、 高于预期,主要是生息资产结构变化所致: 受贷款投放明显放缓影响,生息资产中债券(收益率较低)占比上升而贷款(收益率较高)占比下降。 负债端, 测算Q2付息率1.96%,同比由上升转为下降,主要是多轮存款降息及治理“手工补息” 效果体现(上半年存款付息率1.84%, - 6bp, YoY)。 资产端来看, 现阶段需求较弱仍对生息率形成一定压力, 但考虑下半年重定价节奏放缓, 生息率下行压力或缓解。负债端来看,公司揽储节奏指向今年Q3及明年Q1存款降息效果将较为明显, 但定期化加剧或抵消部分效果。综合来看, 存款付息率改善有望较大程度覆盖资产端下行压力, 年内息差压力有望缓解。 中间业务收入受政策及市场因素继续下降。 受降费政策、资本市场表现较弱、居民消费放缓等因素影响, 上半年工行财富管理、 资产管理、担保承诺收入、银行卡同比继续明显下降(图6所示),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拖累较为明显。 结算、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由降转增,主要是第三方支付、代客结售汇及外汇买卖、现金管理服务、 银团安排承销、投融资顾问等业务收入增加。 7-8月资本市场仍较为低迷, 指向中收或依然承压。 不过下半年基数较低, 年内宏观政策发力或促进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中收降幅或明显收窄。 个贷信用风险随行业上升, 对公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受益于良好客户基础,工行总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Q2末不良贷款率为1.35%, 环比-1bp, 为近年最低水平(图7所示)。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18.43%,环比+2.12pct。 从前瞻性指标来看,关注类与逾期贷款占比有所上升, 与行业趋势相符,反映宏观层面压力。分行业来看,住房贷款、消费贷款、信用卡及经贷等主要个人贷款信用风险均上升(图8所示),与现阶段居民就业及收入形势相符。当前居民领域风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但由于集中度极低,预计个贷风险可控。 对公贷款资产质量保持稳中向好,其中制造业、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等不良集中行业不良率均下降(图9所示)。 虽个贷扰动仍存在,但由于对公资产质量向好、不良认定与处置保持审慎, 预计工行整体资产质量仍能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Q2工行存贷款增速放缓较为明显, 资产生息率与财富管理业务收入继续承压, 我们相应下调规模与收入目标。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60、8257、8817亿元(原预测为8325、 8552、 899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9、 3656、 3802亿元(原预测为3648、 3727、 3889亿元),对应同比-0.85%、 1.30%与3.99%。 预计2024-2026年末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10. 10、 10.75与11.42元,对应9月4日收盘价PB为0.57、0.53、 0.50倍。 由于工商银行客户基础良好、 业务多元且分散,预计仍能在压力上升的经营环境中实现稳健经营,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零售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贷款利率大幅下行; 定期化加剧推升存款成本。
宁波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20.20 -- -- 28.27 39.95%
28.27 39.95%
详细
事件:宁波银行公布2024上半年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37亿元(+7.13%,YoY),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36.49亿元(+5.42%,YoY)。6月末,公司总资产为3.03万亿元(+16.67%,YoY),不良贷款率0.76%(持平,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420.55%(-11.08pct,QoQ)。上半年宁波银行净息差为1.87%,同比下降6bp。 对公投放强于季节性,个人投放弱于季节性。Q2宁波银行贷款保持快速增长,相对行业优势明显。结构上来看(图1所示),对公贷款同比大幅多增(行业同期少增)体现较强区域需求及自身主动发力。个人贷款明显少增,与行业趋势相符,主要是三方面原因:一方面,个人经营性贷款及消费类贷款去年投放量较大,今年到期量较大;另一方面,居民各类信贷需求偏弱;再者,公司个贷准入或因行业个贷信用风险上升而收紧。公司所处区域产业扎实,在本地具有较强竞争力,预计对公板块仍能驱动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存款较快增长,定期化有所上升。从季节性特征来看,公司全年揽储主要集中在Q1,随着“开门红”考核压力下降,Q2存款通常净流出。今年Q2存款环比则是净流入,同比增速相应提升(图2所示),明显强于行业。由于存在定价优势,治理“手工补息”对中小银行影响正面,公司Q2存款增长或受益。行业层面,挤水分影响放缓,M2或温和回升,公司上半年存款实现快速增长为全年奠定基础,预计较行业仍会保持明显优势。结构上(图3所示)来看,定期化程度随行业上升,反映居民需求较弱背景下个人与企业部门资金循环仍受阻。在居民需求改善之前,定期化趋势或仍持续,后续关注促消费政策力度及效果。 资产端下行明显,净息差延续收窄。测算Q2单季度息差1.84%,同比下降约2bp。资产端,因贷款与债券利率均随市场明显下降,整体生息率下降较为明显。测算Q2生息率3.98%,同比下降约18bp,降幅较Q1扩大,或主要与前述贷款增长结构分化(收益较高的零售贷款占比下降)及债券重定价节奏有关(去年至今政府债发行力度较大、利率下行明显,投资组合中低息券种占比或提升)。负债端,存款降息效果不够显著,同时受定期化影响上半年付息率同比上升3bp至2.12%。现阶段零售需求较弱仍对生息率形成压力,但下半年重定价放缓,资产端下行压力或明显缓解。负债端来看,公司揽储节奏指向付息率明显改善或于明年Q1才体现。综合来看,年内息差下行压力有望放缓。 中间业务收入受政策及市场因素。受降费政策,市场风险偏好降低、资本市场表现较弱等影响,公司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同比继续明显下降(图4所示),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拖累较为明显。7-8月资本市场仍较为低迷,现阶段中收或依然承压。考虑到下半年基数较低,以及宏观政策发力或促进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中收降幅或明显收窄。 投资收益表现亮眼。交易性资产方面,受益较好债市行情及较强投资能力,上半年年化广义投资收益率(持有浮盈+处置收益)达到3.88%(测算值)。其他债权投资(FVOCI)方面,其他综合收益增长迅速(图5所示)指向其浮盈增长较快,除前述两个驱动因素外,投资规模也是重要驱动因素。若后续处置,兑现投资收益或对当期损益形成较大驱动。 零售信用风险随行业上升,减值计提与不良处置保持审慎。前瞻性指标方面,关注类贷款占比较Q1末上升28bp至1.02%(图6所示),与行业趋势相符,体现宏观层面压力;逾期贷款占比较2024Q4末下降1bp至0.92%。动态来看,测算上半年不良生成率(加回核销,年化)进一步上升至1.19%,为近年最高水平。结构上,预计主要是经营类、消费类零售客群扰动,与行业趋势相符,体现居民就业及收入压力;对公资产质量低位稳定,体现本地实体良好韧性。公司减值计提与不良处置保持审慎:贷款减值损失同比+20.10%,核销额同比+129.81%,收回已核销贷款同比+48.99%。拨备覆盖率因核销力度较大进一步下降。当前行业零售风险上升较为普遍,后续信用成本或仍普遍面临上行压力。由于收入增长较快、拨备较厚,预计公司能够保持较大确认与处置力度、资产质量将保持优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规模增长较快、息差降幅收窄驱动,Q2公司利息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下半年手续费降幅有望收窄,投资收益有较好弹性,收入预计保持较快增长。同时,随着行业零售客群风险边际上升,不良生成与处置或延续较大力度。我们相应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0.42、742.52、832.86亿元(原预测为659.99、719.70、798.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0.45、295.38、338.31亿元(原预测为279.75、306.94、346.14亿元)。预计2024-2026年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30.50、33.83与37.65元,对应8月30日收盘价PB为0.66、0.60、0.54倍。宁波银行区域经济扎实、专业经营能力突出,营收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凭借营收与拨备优势,公司有能力充分应对行业零售风险上升压力。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零售资产质量大幅恶化;净息差大幅收窄导致收入失速。
常熟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8-04 6.81 -- -- 6.79 -0.29%
8.07 18.50%
详细
事件: 常熟银行公布2024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06亿元( +12.03%, YoY)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34亿元( +19.58%, YoY)。 6月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3673.03亿元( +15.57%, YoY),不良贷款率为0.76%(持平, 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538.81%( -0.37pct, QoQ)。上半年公司净息差为2.79%, 同比下降21bp。 Q2贷款投放弱于季节性, 结构分化。 Q2是公司个贷投放传统旺季,今年Q2个贷新增规模明显弱于近年同期(图1所示),对总规模增长影响较为明显。 一方面是由于信用卡与住房贷款需求弱势延续,另一方面或是小微需求放缓, 其中常熟以外地区受影响较大。对公则延续Q1较强增长势头,或是受益于较好的出口形势及更积极的投放策略。 存款增长强劲,定期化环比上升。 Q2常熟银行吸收存款规模仍较快增长(图2所示),明显好于同期M2, 彰显其个人存款为主的存款结构受行业“挤水分”的影响较小。期限结构来看, Q2末定期存款占比略有提升(图3所示),与行业存款定期化再度上升一致。 资产端压力持续,息差延续收窄。 测算Q2常熟银行单季净息差为2.75%,同比下降23bp,降幅小幅扩大。资产端,测算Q2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79%,同比下降28bp,一方面是由于前期债券利率下行对投资端收益率的影响明显体现,另一方面是因为贷款收益率受重定价及需求偏弱影响下降(图4所示)。负债端,测算Q1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2.24%,同比下降10bp,主要是前期存款降息对个人存款成本率的改善较为明显(图5所示)。值得注意的是,个人贷款及对公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环比明显上行,前者主要体现季节性(上半年属于小微贷投放旺季,其较高定价会提升整体贷款生息率),后者或是由于公司在行业对公存款供给偏紧的局面下适度优化定价策略。 投资收益表现依然强劲,对收入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常熟银行投资收益延续高增长, Q2实现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94亿元,同比增长61%,占营业收入比重进一步小幅提升至约18%。一方面是因为Q2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力度明显强于去年同期; 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较好把握Q2债市机会,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一定超额收益。 整体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关注部分客群信用风险扰动。 Q2末,公司整体资产质量保持优异,不良率为0.76%,与Q1持平。前瞻性指标方面,关注类贷款占比较Q1末上升12bp至1.36%,逾期贷款占比较2023Q4末上升32bp至1.54%(图6所示)。公司关注率与逾期率上升与行业趋势相符,体现宏观层面压力,上升幅度大于行业则与公司小微战略定位有关。从细分行业来看,信用卡贷款、个人经营贷、消费贷、批发零售业贷款不同程度上升,反映当前环境下市场薄弱主体财务压力上升; 制造业、建筑业和租赁服务业、公用事业、房地产等行业不良率保持低位稳定,体现本地实体良好韧性。 地域上来看,常熟当地资产质量低位稳定, 异地村镇银行不良压力有所上升。 拨备计提力保持审慎。 由于资产质量压力边际上升,公司Q2计提力度提升,当季计提减值损失8.44亿元,同比增长35.70%,信用成本上升至阶段高点0.36%。其中,计提贷款减值损失17.22亿元,同比增长102%。公司在不良处置方面依然保持审慎,上半年核销12.55亿元,同比增长79%,据此测算半年度不良生成率(加回核销)上升至近年高点0.61%。 继续实施降本增效。 公司继续坚持降本增效, Q2业务及管理费用为9.85亿元,同比下降6.06%,连续三季度同比下降。单季度成本收入相应降至35.10%,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投资建议: 我们考虑以下因素更新盈利预测: 1) 银行业零售贷款放缓较为明显,公司亦受到影响; 2) 投资端生息率随市场下降明显; 3) 年内债市行情或放缓,投资收益持续性或受影响。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7.79、 116.54、 130.85亿元(原预测为108.75、 120.57、 136.55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8.87、 44.43、 51.15亿元(原预测为38.70、 44.09、 52.40亿元),期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33、 10.51、 11.87元,对应8月22日6.75元收盘价的PB分别为0.72、 0.64、 0.57倍。 基于以下理由: 1) 小微零售市场空间广阔,区位优势与“技术+配套”综合优势有望持续驱动公司成长; 2) 居民定期存款占比高,有望从存款降息中受益更多; 3) 公司整体资产质量保持优异,拨备计提充分, 我们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小微贷款质量大幅恶化;净息差大幅收窄; 债市走弱导致投资收益大幅下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

长长的柳条像什么 一树梨花压海棠什么意思 脂肪肝喝什么茶最好 做梦梦见地震是什么意思 补充电解质喝什么水
甲功三项查的是什么 猪男和什么属相最配 反式脂肪是什么意思 让姨妈推迟吃什么药 沙眼衣原体是什么病
海星吃什么食物 粉刺是什么东西 什么样的女人不能娶 病毒性咳嗽吃什么药好 上梁山是什么意思
单立人加吉念什么 play是什么牌子 肝血管瘤有什么症状表现 鸡块炖什么好吃 榴莲为什么是苦的
狗为什么不能吃葡萄hcv8jop7ns5r.cn 秋葵和什么不能一起吃hcv8jop1ns8r.cn palladium是什么牌子hcv9jop0ns9r.cn 补体c3偏高说明什么hcv8jop9ns9r.cn r一谷氨酰转移酶高说明什么cl108k.com
什么是抗凝药物jingluanji.com 老夫聊发少年狂什么意思hcv8jop6ns9r.cn 核磁共振是什么hcv9jop3ns4r.cn 小舅子是什么意思hcv9jop6ns8r.cn 七个月宝宝能吃什么水果hcv9jop7ns2r.cn
阴道细菌感染用什么药bfb118.com 胆固醇高吃什么好hcv8jop1ns8r.cn 胎盘做成胶囊吃有什么好处hcv8jop1ns5r.cn 黄墙绿地的作用是什么hcv9jop5ns0r.cn 血常规查的是什么项目hcv7jop5ns4r.cn
为什么头晕晕乎乎的hcv8jop6ns0r.cn 米线是用什么做的hcv8jop3ns3r.cn 无蒂息肉是什么意思yanzhenzixun.com 奶不够吃是什么原因hcv9jop6ns4r.cn ip地址是什么意思hcv8jop8ns3r.cn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