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发股份
|
房地产业
|
2025-08-04
|
4.81
|
--
|
--
|
5.09
|
5.82% |
-- |
5.09
|
5.82% |
-- |
详细
7月 14日公司发布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81.99亿元,同比+53.46%;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68亿元,同比-86.7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9亿元,同比-87.46%。 项目结转稳健, 毛利与减值拖累利润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1.99亿元,同比+53.46%;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86.70%。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包括: 1)公司项目销售与结转规模稳健,推动营业收入增长; 2) 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项目结转毛利率同比下降; 3)公司结合市场情况拟对部分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4) 结转项目权益占比下降。 销售更具韧性, 投拓聚焦核心根据克尔瑞数据,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 502.2亿元,同比+11.1%(克而瑞百强房企同比-11.4%),排名行业第 11;权益口径销售金额 319.2亿元,同比+6.1%;全口径销售面积 189.8万平方米,同比+13.8%。公司 2025年上半年共拿地 2宗, 均位于成都锦江区,规划建面共 15.3万平方米, 平均楼面均价为23609元/平方米。 收储协同深化,回购彰显信心2025年 4月, 母公司华发集团主导的 200亿存量房收储基金落地珠海,通过收购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人才房等,公司有望依托集团资源协同,加速存量项目去化。 公司积极推进回购,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 已累计回购 1150万股,占总股本的 0.42%,累计回购金额为 5957万元。 盈利预测与评级考 虑 毛 利 率 与 减 值 压 力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5-2027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638.50/646.29/669.84亿元,同比分别+6.43%/+1.22%/+3.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3/8.01/9.25亿元,同比分别-26.10%/+13.94%/+15.47%。 EPS 分别为0.26/0.29/0.34元/股。 公司在行业调整期销售更具韧性, 印证产品竞争力,政策托底与存量去化加速有望驱动业绩筑底回升,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达预期;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 市场信心不及预期。
|
|
|
招商蛇口
|
房地产业
|
2025-08-04
|
8.95
|
--
|
--
|
9.41
|
2.84% |
|
9.48
|
5.92% |
|
详细
事件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04.48亿元,同比-13.9%;实现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34.0%。 结转项目权益占比提升,归母净利同比高增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48亿元,同比-13.9%;毛利率为11.8%,同比2.7pct;归母净利润为4.45亿元,同比+34.0%。公司营收下滑,但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因为结转项目的权益占比同比提升,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由2024Q1的0.17亿元增长至2025Q1的1.26亿元,少数股东损益由2024Q1的6.05亿元下降至-0.61亿元。 销售稳居TOP5,权益销售表现好于行业根据克而瑞数据,2025Q1公司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350.7亿元,同比-12.7%,稳居行业前5名;权益销售金额238.4亿元,同比-4.3%,好于TOP100房企平均水平(-5.0%),权益口径排名提升2名至行业第4名;全口径销售面积为161.0万平方米,同比-13.0%。 拿地同比翻倍,持续聚焦核心城市根据中指院数据,2025Q1公司共拿地10宗,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核心城市。总规划建筑面积90.2万平方米,同比+117.1%;总拿地金额为211.8亿元,同比+138.0%;权益拿地金额为138.2亿元,同比+96.6%;平均溢价率为17%,同比+6pct。公司拿地聚焦高能级城市,项目去化及利润有保障。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80.92/1981.17/2094.46亿元,同比分别+5.11%/+5.33%/+5.7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09/54.45/61.23亿元,同比分别+21.56%/+10.91%/+12.46%。EPS分别为0.54/0.60/0.68元/股,3年CAGR为14.88%。公司投资深耕高能级城市,销售稳健,随着优质项目陆续结转,业绩有望持续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修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
|
|
我爱我家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5-08-04
|
3.24
|
--
|
--
|
3.49
|
7.72% |
|
3.49
|
7.72% |
|
详细
事件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8.23亿元,同比+2.5%;实现归母净利润627.07万元,同比-75.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60.1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成本管控持续优化,扣非利润实现翻倍增长2025Q1公司毛利率为10.3%,同比+1.7pct;期间费用率为17.8%,同比-2.9pct。 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2024Q1公司投资收益达7517.98万元(出售新纪元大酒店产生一次性投资收益),2025Q1仅为88.41万元;2)2025Q1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亏损4116.25万元,2024Q1实现收益55.31万元;3)政府补助收益同比减少1199.4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2260.1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一二手房GTV同比高增,资产管理业务稳步扩张2025Q1公司实现GTV(住房交易金额)681.1亿元,同比+33.0%,其中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新房业务分别为567.9、36.2、77.0亿元,同比分别+35.2%、+0.6%、+37.5%。2025年以来,核心城市一二手房出现“止跌回稳”迹象,公司GTV同比大幅增长。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稳步发展,截至2025年3月末,相寓在管房源达31.0万套,较年初增加0.7万套。 核心城市交易量回暖,驱动业绩持续修复公司重点布局北京、上海、杭州等高能级城市,其中北京、杭州等地区市占率保持行业头部。根据中指院数据,2025Q1,北京、上海、杭州新房成交金额同比分别+11.3%、+6.7%、-4.9%,二手房成交金额同比分别+28.9%、+38.9%、+52.1%。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75/136.86/142.66亿元,同比分别+5.10%/+3.88%/+4.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2.71/3.50亿元,同比分别+178.31%/+32.57%/+29.07%。EPS分别为0.09/0.11/0.15元/股,3年CAGR为68.24%。公司把握核心城市新房热潮,叠加二手房交易复苏,业绩有望持续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二手房活跃度不及预期;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
|
|
滨江集团
|
房地产业
|
2025-08-04
|
10.25
|
--
|
--
|
10.56
|
3.02% |
|
10.57
|
3.12% |
|
详细
事件2025年 4月 25日公司发布 2024年度报告,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691.52亿元,同比-1.83%;实现归母净利润 25.46亿元,同比+0.66%。 2024全年计划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82元(含税),分红比例约 10%。 营收利润维持稳健,减值规模大幅降低2024年公司项目交付顺利,维持营收规模稳定;归母净利润亦保持稳健,同比微增,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影响:①结算毛利率水平下滑,由于 2024年主要结算 2020、2021年获取项目,毛利率为 12.54%,同比下降 4.22pct, 未来随着 2022年以后项目的交付,预计毛利率会逐步修复;②减值规模降低,由于前期减值较充分, 2024年公司资产和信用减值合计 11.31亿元,同比少计提 31.76亿元;③少数股东损益增加, 2024年为 12.45亿元,同比增加 9.23亿元。 投销均聚焦杭州,深耕效果显现2024年公司销售金额 1116.3亿元,同比-27%(克而瑞百强房企同比-30%), 克而瑞全国销售榜第 9(首次进入 TOP10),较 2023年上升 2位;在杭州市场领先地位稳固,连续 7年杭州销售排名第一;霞映锦绣里和潮起江南城是杭州 2024年仅有的两个中签率低于 10%、触发限售项目。 2024年积极在深耕区域拿地,新增项目23个,其中杭州 22宗,南京 1宗,截至 2024年末,公司土储货值中杭州占 70%。 有息负债规模收缩,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4年公司三道红线稳居绿档,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 57.88%,净负债率0.57%,现金短债比 3.58倍。 2024年权益有息负债总额 305亿元,同比下降 55亿元,权益货币资金 327亿元,大于权益有息负债; 并表有息负债仅由银行贷款和直接融资构成,其中银行贷款占比 83.2%;综合融资成本 3.4%,同比下降 80BP。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03.9/655.8/613.1亿元,同比分别+1.79%/-6.84%/-6.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70/32.38/36.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2.76%/12.82%/11.35%。 EPS 分别为 0.92/1.04/1.16元。 公司深耕杭州,产品服务力强,预计未来优质项目的结算将带动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 杭州市场大幅下行;其他房企债务违约
|
|
|
建发股份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5-08-04
|
10.02
|
--
|
--
|
11.07
|
7.16% |
|
10.94
|
9.18% |
|
详细
4月 14日,公司发布 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7012.96亿元,同比-8.17%; 实现归母净利润 29.46亿元,同比-77.52%,扣非归母净利润 19.05亿元,同比-20.85%; 全年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7元(含税)。 剔除重组收益后业绩有韧性,非经常性损益带动业绩下滑2024年, 剔除美凯龙重组收益影响后, 公司可比口径归母净利润为 35.82亿元,同比-17.75%,主要原因包括: 1) 供应链运营: 营收同比-14.23%,归母净利润同比-11.33%, 2023年股权投资收益贡献利润约 3亿元, 2024年无此项; 2) 房地产业务: 营收同比+10.09%,归母净利润同比+79.33%, 建发房产和联发集团分别计提减值 37.09亿元和 20.92亿元, 较 2023年合计多计提 28.70亿元; 3) 家居商场运营:美凯龙受信用和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等影响, 2024年带来归母净亏损9.03亿元,同比多亏损 3.40亿元(2023年仅合并美凯龙 9-12月的利润表)。 房地产销售排名稳固,拿地积极土储优质2024年公司房地产业务总销售金额为 1565亿元,同比-31.82%;其中建发房产销售金额 1335亿元,同比-29.41%,居行业第 7(2023年居第 8);联发集团销售金额 262亿元,同比-35.00%。 2024年公司拿地 26宗,总拿地金额 635亿元,聚焦核心城市,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接近 97%,拿地强度 0.41。 积极分红回报股东,高股息凸显红利属性2024年全年拟每股分红 0.7元(含税),以 2024年末股价计算,股息率为 6.65%。 公司规划 2024-2025年每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可供分配利润的 30%,且每年每股分红不低于 0.7元人民币,低估值、高股息凸显公司长期配置价值。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157.51/7287.04/7439.25亿元,同比分别+2.06%/+1.81%/+2.0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47/39.76/44.00亿元,同比分别+17.01%/+15, 34%/+10.68%, 3年CAGR为14.31%,EPS分别为1.17/1.35/1.49元/股。 公司供应链风控能力强,地产投销积极稳健,预计未来扣非业绩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政策效果不达预期; 房企流动性风险加剧。
|
|
|
我爱我家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5-08-04
|
3.14
|
--
|
--
|
4.02
|
28.03% |
|
4.02
|
28.03% |
|
详细
事件4月9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5.36亿元,同比+3.67%;实现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43元(含税)。 历史包袱逐步出清,降本增效实现扭亏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36亿元,同比+3.67%;毛利率为9.8%,同比+0.3pct;归母净利润为0.7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严控各项费用开支,2024年期间费用率为18.6%,同比-3.1pct;2)商誉减值大幅减少,2023年公司共计提商誉减值3.13亿元,2024年无商誉减值;3)投资收益增长,2024年公司出售新纪元大酒店相关资产,投资收益较2023年增长0.74亿元。 经纪业务稳健增长,相寓业务高质量扩张2024年公司实现GTV(住房交易金额)2876亿元,同比+1.2%,其中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新房业务分别为2315、180、381亿元,同比分别+4.2%、+6.5%、15.9%。在政策刺激下,二手房市场逐渐复苏,带动经纪业务成交量增长。新房业务受市场整体影响,成交量延续下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保持高质量扩张,截至2024年末,相寓在管房源达30.3万套,同比+11.8%。 深耕高能级城市,业绩有望持续改善公司深耕北京、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经纪业务市占率保持稳步提升,其中上海地区市占率同比提升0.8pct,北京、杭州等地区市占率稳居头部。根据中指院数据,2024年北京、上海、杭州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分别+14.9%、+21.3%、+34.1%,成交金额同比分别+8.2%、+13.9%、+35.0%。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75/136.86/142.66亿元,同比分别+5.10%/+3.88%/+4.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2.71/3.50亿元,同比分别+178.31%/+32.57%/+29.07%。EPS分别为0.09/0.11/0.15元/股,3年CAGR为68.42%。二手房市场持续回暖,公司作为中介龙头,业绩有望持续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二手房活跃度不及预期;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
|
|
建发股份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5-08-04
|
10.00
|
--
|
--
|
10.71
|
2.88% |
|
10.69
|
6.90% |
|
详细
事件2025-08-04,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控股子公司建发房产10%股权,收购价格为对应评估值30.66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建发房产64.654%的股权。 建发房产经营情况良好,投销表现行业领先行业排名持续提升,据克而瑞数据,2024年1-11月,建发房产全口径销售金额1164亿元,居行业第7(2017年时居行业第61)。拿地强度维持较高水平,据中指数据,建发房产2024年1-11月总拿地金额370亿元,居行业第五,拿地强度0.32,主要在上海、厦门、杭州等重点城市核心区位拿地。 拟收购建发房产10%股权,增强盈利能力公司拟以30.66亿元的对价收购建发房产10%股权,对应评估总价为306.63亿元,在2025-08-04审计报告中建发房产扣除永续债后的归母净资产为285.29亿元,增值率为7.48%,收购对应PB估值为1.07x。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建发房产的股权比例将从54.654%增至64.654%,建发集团持有建发房产的股权比例将从43.346%降至35.346%。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并推进建发集团逐步履行历史遗留的向公司转让建发房产少数股权的承诺。 增强股东回报,每年每股分红不低于0.7元公司预计完成收购交易后,能增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拟针对2024-2025年指定利润分配预案: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不少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可分配利润的30%,且每年每股分红不低于0.7元人民币。截至2025-08-04收盘,公司股价为每股10.18元人民币,对应股息率约7%。同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公司作为大型地方国企,未来或有进一步的市值管理动作。 投资建议由于交易尚未完成交割,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21/41.45/45.43亿元,同比分别为-72.36%/+14.47%/+9.60%。EPS分别为1.23/1.41/1.54元。若收购交易完成,能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厚归母净利润和净资产,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收购进展不顺利。
|
|
|
建发股份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5-08-04
|
9.30
|
--
|
--
|
10.38
|
7.23% |
|
10.36
|
11.40% |
|
详细
2024年 10月 30日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021.36亿元,同比-16.13%;实现归母净利润 20.58亿元,同比-83.43%。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831.22亿元,同比-14.94%;实现归母净利润 8.59亿元,同比-91.81%。 剔除重组收益后归母净利润降幅收窄2023年三季度公司及子公司联发集团收购美凯龙 29.95%股份,确认重组收益95.87亿元。剔除此事项影响后,公司 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减少 8.72亿元,同比-29.76%,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1.47亿元,同比-14.64%,降幅较第二季度有收窄。 三大业务板块业绩均有所下滑供应链分部实现归母净利润 22.44亿元,同比-10.20%,主要是由于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传统汽车行业疲软影响,部分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房地产分部实现归母净利润 3.81亿元,同比-19.04%,其中建发房产贡献 6.59亿元,同比增加 1.01亿元,联发集团贡献-3.73亿元,同比减少 2.85亿元。 家居商场运营分部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5.67亿元,主要是由于美凯龙商场出租率阶段性下滑等因素致使其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减少。 房地产业务销售有韧性,拿地维持强度据克而瑞数据, 子公司建发房产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金额 853亿元,同比-36%(克而瑞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同比-39%);销售排名居行业第 7,较 2023年全年提升 1名。据中指数据,子公司建发房产 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拿地金额 279亿元,居行业第三, 获地 14宗,主要位于上海、杭州、厦门等高能级城市。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038.73/7321.72/7558.39亿元,同比分别-7.83%/+4.02%/+3.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21/41.45/45.43亿元,同比分别为-72.36%/+14.47%/+9.60%。 EPS 分别为 1.23/1.41/1.54元。 公司供应链风控能力强,地产投销积极稳健,预计未来扣非业绩持续增长,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其他房企债务违约
|
|
|
招商蛇口
|
房地产业
|
2025-08-04
|
11.80
|
--
|
--
|
13.00
|
10.17% |
|
13.00
|
10.17% |
|
详细
投资要点10月 30日, 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80.09亿元,同比+2.88%;实现归母净利润 26.01亿元,同比-31.00%。 营收稳健, 毛利率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80.09亿元,同比+2.88%; 毛利率为 9.95%,同比-8.3pct; 归母净利润为 26.01亿元,同比-31.00%。 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67.37亿元,同比+9.64%; 毛利率为 6.05%,同比-16.4pct; 归母净利润为11.83亿元,同比-26.78%。 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因为项目结转毛利率同比下降。我们认为,随着低毛利项目陆续结转完毕,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得到修复。 销售降幅收窄, 拿地聚焦核心城市公司销售稳居行业前列, 根据中指院数据,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金额1451.4亿元,同比-35.9%,实现销售面积 638.0万平方米,同比-30.5%,降幅较上半年均有所收窄。 公司保持以销定投, 三季度共拿地 7宗,主要集中在上海等核心城市,规划建筑面积共 59.84万平方米。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权益拿地金额为 160.2亿元,同比-39.9%,权益拿地面积为 65.8万平方米,同比-49.3%。 积极回购, 提振市场信心2024年 10月 16日, 公司发布公告, 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回购的股份将全部予以注销。此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15.68元/股,回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 3.51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 7.02亿元。 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 2238.52至 4477.04万股, 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0.25%至0.49%。 公司回购股份,有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868.37/2003.82/2129.32亿元,同比分别+6.76%/+7.25%/+6.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3.56/74.81/90.42亿元,同比分别+0.57%/+17.71%/+20.86%。 EPS 分别为 0.70/0.83/1.00元/股, 3年 CAGR为 12.68%。 公司经营稳健, 融资畅通,积极回购稳定预期,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修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
|
|
我爱我家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5-08-04
|
3.56
|
--
|
--
|
4.29
|
20.51% |
|
4.29
|
20.51% |
|
详细
10月 30日,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7.62亿元,同比-3.42%;实现归母净利润 0.08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业绩扭亏为盈, 计提减值影响单季度表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7.62亿元,同比-3.42%, 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 29.47亿元,同比+4.95%,实现归母净亏损 0.21亿元。 三季度亏损主要是因为公司对新房业务的应收账款进行了减值计提,带来信用减值损失约 3244万元。截止到三季度末,公司新房业务应收账款净额为 2.9亿元,其中 2年以上应收账款降至 0.9亿元。 三季度 GTV 同比转正, 政策催化下四季度有望保持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 GTV(住房交易金额) 1867亿元,同比-17.8%。 2024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 GTV 约 641亿元,同比+2.3%,其中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新房业务分别为 487、 54、 99亿元,同比分别+0.3%、 +1.3%、 +14.4%。 政策加持下,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有所回暖,我们预计随着 9月份“一揽子”涉房政策逐步落地, 2024年四季度公司 GTV 有望进一步提升。 核心城市市占率稳定, 二手房市场回暖带动业绩提升公司深耕北京、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 市占率保持稳定,其中上海地区市占率同比提升 0.8pct。 根据中指院数据, 2024年三季度北京、上海、杭州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分别+26%、 +11.7%、 +56.7%, 成交金额同比分别+17.4%、 +6.1%、 +53.6%。 截止到三季度末, 相寓业务在管房源达 30.4万套,较年初增加 3.2万套。 我们认为,二手房市场有望持续回暖,带动公司经纪业务逐步改善。 投资建议政策加码下,二手房市场活跃度逐渐提升,我们预计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28.31/132.74/139.63亿,同比分别+6.11%/+3.45%/+5.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6/1.92/3.59亿 , 同 比 分 别 +110.08%/+124.67%/+86.950% ; EPS 分 别 为0.04/0.08/0.15元/股, 3年 CAGR 为 34.32%。考虑到公司在国内的龙头地位,以及政策扶持下二手房市场规模或逐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二手房活跃度不及预期;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
|
|
招商蛇口
|
房地产业
|
2025-08-04
|
9.11
|
--
|
--
|
13.44
|
47.53% |
|
13.44
|
47.53% |
|
详细
事件2025-08-04,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2.73亿元,同比-0.33%;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34.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3.99亿元,同比+0.45%。 扣非利润稳健,投资收益减少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2.73亿元,同比-0.33%;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34.17%。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有:1)上半年结转项目毛利率同比下降;2)2023H1,博时蛇口产业园REIT购入公司光明科技园资产,带来股权投资收益8.07亿元,2024H1无股权投资收益。2024H1,公司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3.99亿元,同比+0.45%。 销售稳居头部,聚焦核心城市2024H1,公司销售规模稳健行业前五,实现销售金额1009.52亿元,同比减少39.3%,实现销售面积438.7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5.9%。公司聚焦高能级城市,强心30城销售贡献占比达91%,在深圳、西安、长沙等城市销售排名第一。拿地方面,公司坚持以销定投,上半年新增7宗地块,总建面80.13万平方米,总地价146.14亿元,拿地强度14.5%。权益拿地金额为99.97亿元,权益占比68.4%。 三道红线保持绿档,融资成本持续优化公司财务稳健,上半年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2.42%,净负债率为59.17%,现金短债比为1.63,三道红线均保持“绿档”。公司融资成本持续优化,截止2024H1,公司综合融资成本为3.25%,较年初下降22BP。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20.16/2120.71/2294.30亿元,同比分别+9.72%/+10.44%/+8.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16/91.21/101.40亿元,同比分别+22.10%/+18.21%/+11.17%。EPS分别为0.85/1.01/1.12元/股,3年CAGR为17.1%。公司坚持城市聚焦战略,融资畅通,经营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修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
|